悟空追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六官学(第1页)

五代兴唐最新章节

传播文明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面向大众的学校。

所以李岌一直在筹划是开办一所面向平民的官办书院。

在华夏,书院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唐代的书院是由官府设立,用于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直到宋代,开始有意打压士族豪门,到范仲淹执掌南都府学,面向平民阶层的书院才作为教育机构真正开始兴盛起来。横渠先生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很好地道出了宋代大儒们的抱负和情怀。

在前世,李岌一直坚持认为庆历新政最大的功绩是在全国推广官办的学堂,普及教育。

晋阳的书院并不叫书院,而是晋阳宫下所属的机构,名作弘文馆。太原府通判卢弼卢子谐就兼着晋阳宫弘文馆馆令。

唐代晋阳皇宫的规制仿照长安大明宫,宫城以东是太子府,而宫城西面则设弘文馆。

李克用被封晋王后,就占据了晋阳宫东面的原太子府,当作了自己的晋王府。而把为自家子弟进行教育的宗族学堂开在了晋阳宫西面的弘文馆内。大概是因为弘文馆内有十余万册藏书,还有原来一些前唐时期留下的学士、教授和校书郎、令史、典书等官员,学问丰富,正好用来方便教学。

李岌童年和少年时期就在这弘文馆里的宗族学堂里进学的。

李氏宗族学堂设在弘文馆内东侧一处两进的院子,原是唐代宗室讲学之所。而弘文馆长史、教授及官员、书匠则于学堂北侧的两处院子里办公。

弘文馆学士卢弼卢子谐,出身河东名门,前唐天复年间进士。昭宗年间为太原河西令,为晋王李克用器之,留为晋阳判官,与河东监军张承业一起留守晋阳。

身兼弘文馆令的卢弼算是李岌的半个授业之师,老先生替李岌出使洛阳,被李嗣源无故胖揍了一顿,连气带急,回到晋阳一病不起,直到入冬时才算是彻底痊愈。

李岌从古交城回到晋阳,直接就去了弘文馆去找卢弼。

卢弼在太原府衙内有公事房,但日常却在弘文馆内办公,毕竟他是馆令,在弘文馆里一言九鼎,说话最算数。

李岌找他当然不是要将筹备中的晋阳学府开以弘文馆里,自己要培养的学生要亦工亦农,半工半读,另外还要学习弓马骑射,能文能武,自然不能天天只躲在书馆里背书。

他最早选定的学府地址是在阳曲县的唐明皇家庄园,只不过那里离晋阳城还有四十多里,交通不便。而作为太子,李岌大部分的时间还是需要呆在晋阳处理公务,所以晋阳学府的地址最终确定在了北苑龙山下玉泉之侧。

他来找卢子谐是向这位老先生讨要几位教书的先生。

一个人的能力终归有限,将后世的学问在这世界上传播出去,然后扬光大才是作为穿越者最应该做的事情。至于权势、财富等等,只是些身外之物。

卢弼的身上还是有些过去儒家的书生意气,不过也不是特别坚持操守的一个人,作为官僚,身上还有着一些很明显的缺点。

主要是还不够腹黑。

李岌把自己想要开办书院的想法给卢弼说了,老家伙顿时有些感动得泪流满面老天终于开眼了啊这唐末武代,武夫当国,这好好的大唐都被这帮整天就知道打打杀杀的魔头们给折腾完了。作为自唐代就以勇悍知名,马背上打天下的家族,李克用和李存勖两代晋王也是重武轻文,现在终于算是出了一个明事理,重视文人的储君

卢弼在听了李岌的设想后和要求后,就忙不迭地没口答应下来。而且似乎是怕李岌变卦,很利索地在下午就领着八位弘文馆的校书和编纂先生到晋王府报到,另外表示自己还可以兼任筹备中的晋阳府学监正,如果有需要的话,他甚至可以辞去太原府通判的官职。

李岌也没有想到老同志对于办学这件事居然会如此上心,就领着大家一起出了大夏门,来到位于北苑龙山下自己选定的地址参观。

学府的地址原来是北苑皇家园林里一处避署的别院,正在紧锣密鼓的整修,虽然秋冬时节,将作监还是根据李岌的要求维修和装饰着房屋。主要是砌火墙,在晋阳,冬天取暖主要就是采用用土块砌成的火炉和火墙、火炕,使用炭盆的要少一些。

学府招收学生们上课,李岌不能让他们冻着。

民以食为天,学府不能光学习儒家的学问,主要学习的是工坊、农业等生产技术。物理和生物方面的学问现在被称之为格物,当然,能够再招到几位会医术的先生是最好,实在不行,李岌就准备让晋王府的医官到学府里来充数。

晋阳学府必须以百工之学为主,而不是儒学。

在汉代董仲舒为了迎合皇帝,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并被帝王接受以来,就从一门学问转变成为了一种政治权术。问题是儒家不切合实际的空泛思想,从了造成国内的读书人崇尚权谋,却轻视生产的后果,使得整个华夏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开始止步不前。

华夏国人在先秦时期就能够制造出钢质的大剑出来,其时世界各国大多数民族连青铜都还没有见过。可是到了唐代,从西域进口的乌兹钢已经成为了国内打造兵器最好的钢材。技术的停滞使得原本就强悍的草原民族在武器装备水平方面拉平了与中原农耕民族的差距,这也是造成华夏民族不断遭受外患的一个主要原因。

重视生产技术展的世界观才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主要原因

一间大屋中间垒起两道火墙,就被隔成了三间教室,有几间房里用土块刚砌好的泥炉已经生着了火,煤块在炉子里燃烧着,煤烟通过火墙从另一侧安装的烟囱从房顶冒了出去。尚未干透的火墙在冒着潮气,卢弼却对这样的条件感到很满意。

“是不是弄点白灰也把房子和火墙都重新刷一遍,这学堂开张,怎么也得有点新气象。”

他伸手摸了摸火墙,感受了一下温度,然后对李岌说道。

“那倒不是难事,不过这里离城里还是有些距离,各位先生大多数时候需要住在学府,到时候我会给这里配备两辆马车,谁要是有事回家还能方便一些。”

李岌笑着说道,学府开办起来,要采取寄宿制,这也是培养学生集体精神的一种手段请牢记收藏,&1t;

热门小说推荐
在康熙后宫当对照组

在康熙后宫当对照组

两本预收求收藏鸭咸鱼十四的团宠日常,胤佑的千层马甲[清穿]静姝生了一张艳色绝世的脸,被国师慧眼识珠从乞丐堆里挖出来养成了一个作精性子,预备让她当一个红颜祸水,乱了江山自己上位。只是静姝这红颜祸水还没有当成,国师就翻车了,静姝也在喝了毒酒后穿进了一本清穿宫斗文,成为族姐的对照组。剧情里,她和族姐同年入宫当宫女。族姐除夕之夜,月台一舞入了天子的眼,当年便封了嫔,更是日后宠冠后宫的宜妃,仆从成群,巨刹道场庆生,好不风光。而她只是康熙醉酒后随意宠幸的宫女,比族姐先得宠,却当了半辈子的庶妃,委委屈屈的窝在狭小的后殿吃了上顿没下顿,最后还被设计见恶康熙,落得个冷宫暴毙的结局。对照组加工具人实锤了静姝穿来后,正是承宠当日。年轻的帝王意识朦胧,满脸醉态。小姑娘杏眸圆睁,瘪了瘪嘴,一脚踹了康熙下床难闻下去她打小住的是琼楼玉宇,吃的八珍玉食,要星星不给月亮的,这破庶妃谁稀罕谁当康熙近来屡屡梦见自己成了一个神棍,一个想要造反的神棍。而且,他为了名正言顺,意欲以美色迷惑天子。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他似乎先对美色动了心。一觉醒来,他突然现那个被自己一手宠出来的小作精也跟着自己来了。而且,她似乎要作到自己头上了。继皇上被踢下床后,梁九功本以为那小宫女完了,却没想到他眼睁睁看着她被皇上捧在掌心宠,从嫔位,到妃位,乃至后位娇软团宠小作精vs黑切白康熙1清朝背景设定,私设如山,入坑需谨慎2尝试新人设,逻辑略崩,介意勿点3不喜点叉,去留随意,不必告知预收文求收藏文名咸鱼十四的团宠日常[清穿]文案康熙帝十四子出生当日,明明夜半子时,永和宫红霞当空,一条红鲤跃然而出,缓缓腾身。鱼跃龙门可化龙皇贵妃捏紧了帕子,一脸紧张这乌雅氏竟如此好命,本宫不信康熙目露深思,口中喃喃这莫不是上苍给朕的示意就连宫外得信儿的大臣都暗自嘀咕这十四阿哥生来不凡。然后那条红鲤,吧唧一下又躺平了。众人但是当可爱的咸鱼宝宝绑定了言灵术,他无人能敌某日,冰块脸的胤禛刚刚被送回永和宫,正一脸抑郁的在院子里长蘑菇,刚学会说话的小十四奶声奶气四,四哥,回,要,要下鱼雨然后胤禛就看着白嫩小团子扭着小屁股刚跨过门槛,然后他被兜头的冰鱼糊了一脸。小团子疑惑的看着雨中的胤禛四胤禛连跑带颠,捂住了小团子的嘴。求求了,爷的好弟弟,好好学说话吧下下本的预收文名胤佑的千层马甲[清穿]文案一朝穿成清朝,因为出生二指相连,被康熙不喜的七阿哥胤佑,尹游是准备咸鱼躺的,直到他激活了系统酿出享誉大清,千金不换养身酒的眠花公子,是他。提笔惊风雨,笔落泣鬼神的邀月先生,是他。就连让隆科多弃了李四儿,不惜重金下聘的迎娶的姑娘不好意思,还是他。但是马甲多了,总有翻车的一天。直到某天,胤禛现一向嗜李四儿如命的便宜舅舅终于有了新欢,上门探查,却意外现娇娥原是少年郎,而且这少年很是熟悉为了不掉马的胤佑,只得给亲亲四哥来了一个壁咚从此,四阿哥胤禛亦多了一位风云京城的红粉知己。...

炮灰穿越之还是炮灰

炮灰穿越之还是炮灰

北周史上最年轻的丞相娶了北周史上第一个主动和王爷解除婚约的郡主。颇有种,我们相亲相爱就是为民除害的大义。娶了凌缥缈之后,厉行已经可以肯定,之前那个凌缥缈绝对是装的。眼前这一位夫人,她是敢和公主打架,...

陌上初霜暖未迟

陌上初霜暖未迟

作品简介ampamp1tahrefampampquotbeginampampquotampampgt立即阅读ampamp1taampampgt...

我有无数物品栏

我有无数物品栏

2o19玄幻王者征文参赛作品...

我真的只是想养老

我真的只是想养老

日更,每早九点本文文案当傅子斬现自己落地点是猪圈的时候,才知道事情大了。他好不容易在快穿世界结束了最后一个任务,千不该万不该将选养老地点的任务交给那不靠谱的系统。傅子斬这就是你说的吃了就睡...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