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追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五章 忠诚难得五木之祥(第1页)

西晋末年至十六国时的战乱,比起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相互攻伐,有过之而无不及,长期的秩序混乱,导致人心思安、畏难,加上政权、时局又更迭频繁,仕宦者多是明哲保身为先,以附从当权者来换取对家族的庇护,这就使得其忠诚十分有限。

后赵末,石虎近臣,官居侍中、司隶校尉的徐统,因预感到将生大乱,都不免为自身和家族的安危早做安排,他先后为苻坚、王猛品评扬名,来结好苻洪、佛图澄,最终为了避祸服毒自杀,可妻小、族人还是多被卷入而丧命,只有被送回老家高平的幼子徐攀逃过一劫,至苻坚即位,为报旧恩,授其为琅琊太守。

后赵大乱时,已经七十多岁的姚弋仲请降于东晋,不久亡故,其子姚襄续统部众,秘不丧,自滠头率部曲六万户南下,攻克并掠夺隶属阳平郡的阳平、元城、干三县,然后驻兵于西南濒临黄河的河渡要津碻磝,整顿改编部曲。

当时,姚襄以太原王亮为长史,天水尹赤为司马,略阳权翼、太原薛赞为参军,以略阳伏子成、南安敛岐、略阳黑那、略阳强白分别为左、右、前、后部帅。

随后,姚襄率部南下河洛,欲入关中,与已经以长安为都,建立前秦的苻健交战。姚襄由于不敌,败退到荥阳,这才为其父姚弋仲戴孝丧,但并未将灵柩下葬,仍寻机进兵关中。

不久,姚襄在洛阳麻田再度为前秦军队击败,危急时坐骑中流矢而死,幸得弟弟姚苌相救,才逃过一劫,之后军资难以为继,只得向名义上所属的东晋归降。数年后,姚襄败死于三原,亦是因战马失蹄被阵斩。

姚苌后来曾与兄长作比,自承不如之处,其中提及姚襄“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姚襄屡屡战败,却总能收聚溃众再度兴起,除了善于笼络人心的智术,更是这种身先士卒的魄力所致。这样一个有事真上的领人物,与作为大军统帅却闻风而逃的殷浩,又怎么可能合拍。

东晋将姚襄所部安置到谯城,他却指派弟弟代替赴任并充作人质,看起来十分谨慎,可转头他自己就单骑渡过淮水,到寿春与时为东晋豫州刺史的谢尚会面。谢尚也十分率直,撤去扈从卫士,着幅巾常服与会,二人素不相识,却性情投契,一见如故,成为当时美谈。

此后,东晋以殷浩北伐,与前秦交战,欲抑制攻灭成汉后逐渐势大难制的桓温,可殷浩先后两次都大败而归。

东晋永和八年(352年)二月,谢尚、姚襄随殷浩北伐前秦,由于谢尚安抚不力,导致后赵大乱时归降东晋的张遇反叛,叛军盘踞许、洛之间延阻了晋军军势,苻雄、苻菁又率秦军步骑逾二万及时来援,与谢尚所部战于颍水诫桥,晋军伤亡一万五千余人,惨败崩溃。

自将大部以为后续的主帅殷浩闻讯后,竟直接逃回了寿春,姚襄被迫抛弃辎重,一路轻装撤退,并护送谢尚回到芍陂。因为对战败负有主要责任,谢尚去职待罪,将掌握的军权悉数托付给姚襄,足见两人关系之密切。

当时正值褚太后第一次临朝,她与谢尚是甥舅关系,为此下达特令,只作降职,并未深究。后方的殷浩听闻谢尚败绩,本该派兵支援、接应,可由于他率先逃跑,导致姚襄所在的前军没有机会重整,只能狼狈撤退,双方由此结怨。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十月,张遇在关中与望姓串联叛秦,重臣梁安、雷弱儿又阴奉苻健之命私下接触东晋假意投降,于是自信满满的殷浩聚兵七万,再出寿春北伐前秦,命姚襄所部为大军前导。

与殷浩不和的姚襄却看出端倪,不认为能够取胜,更不愿当炮灰,于是率部前出到山桑设伏,反过来一举击溃殷浩所率主力,随后叛晋自立,入据许昌,围攻洛阳,东晋这一次的北伐也就沦为闹剧。而在此之前的一年里,殷、姚二人之间早已势成水火,殷浩对姚襄先后数次派兵袭击、遣人刺杀,双方仇隙已深,难以化解。

而前面所说的那些姚襄部下,太原王亮在姚襄遭殷浩排挤,叛晋北归时,病故于洛阳,死前他曾建议姚襄放弃许、洛四战之地,返回河北,而姚襄却想占据洛阳为基,再从河东入关中。尹赤早在姚襄第一次入关中失败时,投降前秦被委以并州刺史,但在姚襄与桓温交战,兵败伊水北岸,逃入河东后,尹赤举襄陵之众归附,又与余者都在姚襄败死于三原后,跟姚苌同时降附前秦。

期间曾从属姚襄的弘农杨亮、荥阳夏揆,在其兵败伊水后,则转投了桓温,前燕大举南下,洛阳失守后,夏揆又为慕容氏效力,至前秦灭前燕,再次改换门庭。

都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可品评对比时,却又难免以其成败作为衡量标准,这些姚氏曾经的部曲分属胡汉各族,但都折服于姚襄的个人魅力,即便转投他处后,对旧主也从无恶言,被人问起,更将之比作孙策,只奈何时势四面皆敌,难以施展,或赞叹、或唏嘘,这一点极为难得。

杨亮投奔桓温后,因出身弘农杨氏得到接见,被问起姚襄为人,他在回答时说“神明器宇,孙策之俦,而雄武过之。”

后来杨亮出任梁州刺史,他以子为将,在汉中为东晋抵御前秦侵攻,数次败于秦军之手,却仍有勇气魄力起反击,而他的三个儿子也因年少时受到姚襄影响,统兵作战勇猛强悍,但只有次子杨佺期“沈勇果劲”

,不似两个兄弟杨广、杨思平性情蛮横粗暴。

淝水之战前,桓冲对谢安、谢玄叔侄并不看好,认为必败,哪知不久后,谢玄就以少胜多,击溃前秦大军。桓冲顿感失言,从而羞惭不已,年近六十的他一向有服用五石散的习惯,为此长期有疾在身,心情不好导致病后久久不愈,于次年年初病故。

同时,谢安则乘胜主持北伐,为东晋尽复黄河以南地区,桓氏在中、西两路亦出兵配合,攻克洛阳,杨佺期在收复梁、益二州时颇有功勋,之后被任命河南郡太守,并负责戍卫洛阳。此后,杨佺期以洛阳为据,先在陕城以南的皇天坞击退窦冲,又西进湖县攻入潼关,俘斩数千而还,数败秦军,颇有姚襄的气度。

忠诚有诚信、尽职、服从之意,一直受到儒家文化的推崇,可是在五胡十六国这样的乱世,说是礼崩乐坏也不为过。原有的封建秩序受到严重破坏,连世习经传的高门大族,都出现不少粗暴的赳赳武夫,即便当时士大夫阶层流行清谈、玄风,可为了家族延续还是得回归务实,而有才无德之辈比比皆是。

苻坚尊孔崇儒,恢复太学,广建乡学,就是为了在经历长期动乱的北方恢复文明礼乐,以求维护统治,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之目的。因此前秦虽为氐族建立的政权,但文教礼乐,比之时为正统的南朝晋室,毫不逊色还犹有过之。

致力于恢复典章制度的苻坚,向有仁慈之名,臣下哪怕有所冒犯,但只要真诚恳挚,他都十分宽容,即便能力不足,也给予优待。

可是襄阳之战时,早在前秦夺取梁、益二州时被俘,一直被苻坚待以宽仁的周虓,不仅暗通桓冲,事泄后又从长安出逃,在士卒将其追获后,苻坚以其对晋室的忠诚为由,予以赦免。

周虓曾数次当面辱骂苻坚,还与桓冲暗中传递书信,透露前秦虚实,这样的人都赦了,几乎同一时间,却杀了李伯护,这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东汉末年,汝南平舆人许靖,与从弟许劭,都以品评人物成名,共创月旦评。但俗话说的好,同行是冤家,二人因为意见分歧并不相投,许劭担任汝南郡功曹时,就抑制许靖,使之不得录用。

至颍川颍阴人刘翊做汝南太守时,许靖才获荐出任计吏,负责察举郡内孝廉,之后又以此为跳板,在前往洛阳上计时得到赏识,入朝任尚书郎。

不久后,董卓专权,以吏部尚书周毖,与当时已经负责领选的侍郎许靖,一同举贬官员,淘汰昏庸,提拔才士。

而正是在许靖建议下,提拔了颍川籍的荀爽、韩融、陈纪等人担任公、卿、郡守,同为颍川人的韩馥由尚书外任冀州牧、张咨为南阳太守,又以侍中刘岱出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

而这些人到任后,纷纷反叛,组织地方军队,联盟讨伐董卓。董卓为此将周毖斩,许靖的堂兄许瑒时为陈国相,正与孔伷合谋讨董,许靖畏惧之下,逃去投奔孔伷,就此开启了堪称传奇的跑路避难之旅。

在孔伷死后,许靖先后依附于扬州刺史陈祎、吴郡都尉许贡、会稽太守王朗、交趾太守士燮,都受到礼遇、款待。在躲避战乱的途中,许靖时常收留救济亲族、同乡,孙策东渡长江时,不少士人都逃往交州,许靖也是其中之一,但他坐在江岸上指挥若定,等到家人、同族以及从者都登船出,才最后一个离开。

热门小说推荐
天师出狱

天师出狱

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当风水师。五年牢狱生涯,出来之后,早已物是人非。我誓,要让刘氏风水家族登顶道教之巅!天师出狱...

太古造化诀

太古造化诀

作品简介太古时代,神魔共存,有大神通者,一念可碎星辰,一指可破苍穹,一拳可通幽冥。造化神王,统御诸天万界,掌控无穷星域,威能无穷无尽,乃是神魔共尊的至高存在。造化...

开局穿越四合院

开局穿越四合院

简介关于开局穿越四合院吃货主播迟不彷,东京旅游吃河豚,嘎了!没想到重新活了过来,还带着一个诸天吃货系统。只不过第一个世界有点不符合吃货要求啊怎么到了6o年四合院了啊,这可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啊!想胖都胖不了的时代,怎么才能吃出精彩,吃出品味,吃出未来啊!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港岛旧事

港岛旧事

早来五十年,搭不上便车,那就让尖沙咀坤叔替他拉黄包车,铜锣湾阿豪替他卖电影票,石硖尾猪油仔替他收租何定贤一头扎进了这个草莽遍地,无数英雄豪杰还未发迹的火红年代,与真正的大佬喋血江湖,与靓绝的佳人并肩齐舞。赚到手里的,绝不送出去!...

末世之长歌行

末世之长歌行

意外重生,叶倾再次遭遇末世,只是这一次她回到了末世前夕。重生之后,叶倾茫然了,拥有四年的末世经历和经验,她能做什么一步步的走在所有人的前面,成为最终的大boss不,她只想一直活下去,活到丧尸灭绝的那...

穿越成弥勒怎么办

穿越成弥勒怎么办

穿越成犬夜叉里的弥勒,帅不帅的先不说,但是手上的风穴是真的要命。为了解开风穴的诅咒,弥勒不得不准备踏上消灭奈落的道路,为了消灭奈落,他先将目光望向故国的土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