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追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7章 剪头发(第1页)

最近刚好剪头,突然想起来了小时候的理,对比了一下,过去理都是半小时以上的老式推剪,现在五分钟左右的快剪。

米云六七岁以前,队里小孩的剪头都是在我家隔壁河堤下面的一户人家,大家习惯都找他理,给我们理的时候大概已经是7o岁左右的老人了,是学校一位老师的亲属,后很快就过世了,年龄上来了就是这样,大队里的人应该都参与了他的葬礼,生前,我们都亲切的喊某爷爷。

后来不久,我爷爷也过世了,村小学老师也是全体骑自行车去湖北给我爷爷送葬,米云父子三人不是和学校老师一同过去的,我爷爷过世当晚,我和父亲兄弟三人当晚就赶过去了,老师们是送葬日过来追悼的,那时候村学校的老师没有多少,都会有人情往来,葬礼完后,我们一起骑车回湖南,一路十几里路,还要坐船过河回村,当然会印象很深,所以这件事会记得清清楚楚,还是暑假期间生的事,当时我们都在学校,晚上在学校乘凉,我父亲突然被马蜂蛰了一口,然后没多久,消息就传过来了,当时还没有电话,应该是湖北大伯那边看情况不好,下午就安排人过湖南这边来通气,当晚赶过去的时候,爷爷就已经断气了。

到爷爷家里的时候,爷爷就平铺在地上,身体已经变凉了,当时还小,也不知道是几岁的时候,好像有触碰,在地上磕了几个头,当时没有哭,葬礼全程都没有哭,我一人骑棺,还和几个年龄大小相仿的亲人有说有笑的,那时候不知道悲痛,太小了,可能是突然生,当时棺木都是临时赶做的,棺木的黑漆都没有干,围绕棺木瞻仰的时候,我的西装短裤上都沾到了棺木上的黑色的油漆,后来那条短裤都还穿了好几年,黑漆也一直没有洗掉,可能童年无忌,什么都不知道的年龄,但那些事一直刻苦铭心的记着,三十多年过去了,一直也不曾忘记过。

剪头为什么能留下记忆,可能就是太多的关联,哪怕当时年幼,也只在屋下面剪了几年的头,因为小孩头长的快,基本上一个半月要剪一次,而且每次剪头的时间还有那么长,打底都是半小时左右,不是现在的快剪五分钟左右就搞定了,可能排队等候半小时以上,真正剪就是五分钟以内。

小时候也要排队剪头,剪一个头本来也慢,6o多岁的老人,而且那时候的剪工具也没有近三十年先进,都是手工机械化剪工具,不像现在都是电子化推剪工具,唯一相同的就是手工剃须刀,三十多年还没有变过,都是那种长长的剃须刀,在整个8o和9o年代的剪头,都还要帮忙刮胡须的,那个时候还没有近二十年出现的充电剃须刀面世。记得那时候,刮胡须之前,是要在脸上抹一圈肥皂末的,然后整个脸上刮的干干净净,主要是大人需要修胡须,小孩子就是刮汗毛。

剪头半小时以上,有时还要洗头,有的头不好剪,主要是那时候的剪工具不锐利,刀具不锋利,甚至有点钝刀子的感觉,剪着剪着就会荡磨几下,和菜刀一样,切菜不快了,就现磨几下,等锋利了,再切菜,那时候也没有镜子,全靠剪师傅的眼力劲,剪完头就不洗头了,回家再洗,剪头前的洗头,是便于剪。不管什么型,当时是看不到的,回家了再照镜子,而且那时候也没有型选择,就那几种锅盖头。

下面的剪老爷爷过世后,就是父亲在家给我们剪头,父亲买了一套剪工具,也是老式剪工具,剪头前还要穿上一身布衣服,前后都能挡住剪下来的细碎的头,坐在家中的普通木椅子上,那个时候也没有专门的剪椅子可以坐,父亲除了帮我们兄弟剪头外,也会帮其他人剪头,只要有人找,就会帮别人剪头,至于收不收钱就没有印象了,搬出村子后,父亲也给我们兄弟剪过一段时间的头,父亲出去工作后,我们兄弟俩人才在附近找其他地方剪头,这个时候理店一般都会有一面镜子了,不像之前,都是没有镜子,全靠眼力劲剪头。

县城和乡镇里,可能还保留着为数不多的老理店,一眼看上去十分的老旧。一般的墙上有挂一面大镜子,镜子旁的柜子摆放了各式各样的理工具。

以前理店的师傅都是要专门学艺的,每个师傅几乎都是从学徒开始,每天都要练习刮面上千次。现在的理师也要学艺,只不过不需要学刮面和掏耳朵了。

记忆当中,爷爷辈和父辈总喜欢来到这些老式理店剪头,大多的原因是喜欢老手艺。

刮脸前,师傅先用热毛巾湿敷在脸上,再拿出瓷罐子里的刮胡刀,接着把理椅背靠后让客人躺下。最后拿出刮刀一甩手就招呼到了顾客的脸上。

老师傅刮起胡子下手很轻盈也很仔细。刮脸、剃须、老型,不追求新潮,不苛求粉饰,原汁原味的理手艺,延续着理的文化,延续着一份温情,更延续着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回忆。

老式理店更注重的是整个人的精气神风貌,就连你的耳朵也不放过,藏在竹节筒里的挖耳工具可不单只是一个小耳勺,还有刮耳壁的,小毛刷之类的很是齐全。

还有老式的理工,也有多年没见到了,只有去老的理店才可能看到,现如今的理师,都不太懂得这套东西怎么用了。像这种手动剃刀吧,现在会用的人越来越少了,手艺基本失传了,我家有一整套老式理工具,只不过也是多年没看到,一旦不用了,就不知道丢在哪个角落里躺着。

人们之所以钟情于理店的老式和老师傅的手艺,其实并非是这儿的师傅手艺有多高,而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习惯,更多的时候,这些老式理店也会变成几个熟识的邻居聚聚聊天的场所,还保留着许多这样的老式理店,这些地方也有同样的一群人,在一个地方坚守着自己的手艺,传统的理店随时光静静流淌,不变的是它们传统的手艺和质朴的经营。

这些散落在城市一角的老店,也算是一个年代的独家记忆,对于老理店来说,它的步调是缓慢的、温情、便民,不矫揉、不造作,刮脸、剃须、老型,不追求新潮,不苛求粉饰,原汁原味的理手艺,延续着理的文化,延续着一份温情,更延续着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回忆。

热门小说推荐
穿书后我和反派大佬撒狗粮

穿书后我和反派大佬撒狗粮

作品简介南柒柒穿成恶毒女配公主,南周国第一团宠,六个哥哥轮番宠。公主暗恋对象开局就把书中最大反派送给她做伴读!没想到反派大佬竟是个恋爱脑!公主官配好感度竟然开局爆表!温润病弱的邻家哥哥为公主弃文从武。公主半路捡到个武林跟屁虫!奶狗弟弟喊姐姐回家当武林盟主。公主她男人缘太好怎么办?反派大佬打翻醋坛子,把刀架在公主的野男人们脖子上公主已对我以身相许...

耕耘贞观

耕耘贞观

李世民老子要修洛阳宫!张玄素圣人!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乾阳毕功,隋人解体,您请慎重啊!李泰老子要建万象神宫!房玄龄魏王殿下,只要钱不是从朝廷拨款的,人不占徭役负担的,您请随意。李世民泰者极也,这是一个极致种田,极致花钱的贞观故事。泰者宁也,这是一个混吃等死,一心一意等着老哥叛乱被平,然后继承家业的故事。泰者过甚,这是一个接过贞观接力棒,续写大唐繁华的故事。泰者泰山,这是一个要封禅泰山的故事。...

狂妃来袭:腹黑邪王请宽衣

狂妃来袭:腹黑邪王请宽衣

简介关于狂妃来袭腹黑邪王请宽衣她本是燕京城最尊贵的嫡女,也是人人嘲讽鄙夷的寡妇。当她带着没爹的小包子回归,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她的好戏。谁料天人之姿的摄政王竟天天腆着脸上门倒贴?王爷,尚书府小姐在楚大小姐面前炫耀新得的夜明珠!送大小姐百匣子夜明珠,给大小姐缀鞋面玩。王爷,大理石少卿夫人抢了楚大小姐看中的字画!把八大仙人的字画送过去给大小姐糊墙。王爷,漕帮帮主天源公子淮南王和漠北可汗都说愿意给小公子当爹!本王这个亲爹还没死,他们算老几!从此小寡妇摇身一变,过起了带娃虐渣赚钱撩美人的生活,天天美滋滋,日日换新欢。什么,渣王爷想吃回头草?楚寒烟崽!呸他!小崽崽我tui!!某王爷我不是!我没有!听我说!...

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

简介关于天启皇帝谢怀若左手空间右手商城,日子过的嘎嘎香,可惜命短,只活了二十岁就嘎了。胎穿到逃荒路上的谢家,本以为是穿越,最后才知道,原来是重生回到了自己的第一世。谢家四兄弟,八个儿子,二十四个孙女,就想要一个男孩。好在谢怀若有商城,买了一个仿真男婴皮肤,从娘亲肚子里就开始了女扮男装的人生。谢怀若要男孩做什么?有皇位要继承吗?后来真的有皇位要继承啊!慕岸里,母亲是古国不受宠的废后,为了保护他,一出生他母亲就对外称他是女孩,从此就开始了他男扮女装的人生。机缘巧合下,两人相识相知相恋相守。直到死,两人都没有换回真实的性别,谢怀若做了量国皇帝,娶了慕岸里为皇后,慕岸里做了古国皇帝,招了谢怀若为皇夫。...

七零时装设计师

七零时装设计师

重生前,青梅竹马参了军,宋玉华被迫嫁给了隔壁村的刘二,自此一生不幸。重生后,宋玉华决定改写自己悲惨的一生,参加高考,改变生活,紧握青梅竹马的手,一起迈向改革开放的好日子...

甜溺!京圈大佬诱宠温软小仙女

甜溺!京圈大佬诱宠温软小仙女

作品简介正文已完结,番外更新ing京城商圈大佬vs中文系小美人1V1双洁he年龄差江挽声自小不受父母疼爱,独自挣扎长大。一次暗算,阴差阳错和京圈神秘大佬秦家三爷扯上关系。传言秦三爷生性凉薄,不近人情。虽是闺蜜的小叔叔,但她每次遇见都害怕得很。一次外出活动,学长精心准备现场告白,仪式感拉满。江挽声愣在当场。还没等回应,告白现场直接停电。一片漆黑之际,她...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